...这届毕业生太太太太难了毕业典礼南邮研究生南京邮电大学...(今年毕业生是第几届)

gong2022 2024-05-08 22:03:15 0

摘要:   。只不过不能亲临现场的同学,都被机器人和平板电脑代替。,这毕业论文(毕业设计)你让我生憋么!!!。
· 熊猫校招实习第174篇原创首发文章 ·
要说大学四年里...




。只不过不能亲临现场的同学,都被机器人和平板电脑代替。,这毕业论文(毕业设计)你让我生憋么!!!。
· 熊猫校招实习第174篇原创首发文章 ·
要说大学四年里神马事情最有仪式感,少不了毕业典礼和拍毕业照(这么说应该没人反驳吧)。那一刻,即将走入社会打拼的兴奋劲,夹杂着与老师同学或对一段将终结的大学恋情的不舍,都在这一刻涌上心头,凝结成青春序曲的最后一个休止符。
不过今年,一场罕见的全球性疫情,让所有人的计划泡了汤。
这不,为了弥补同学们不能现场参加毕业典礼,前几天南京邮电大学为2020届研究生举办了一场特别的“云毕业”典礼,还迅速火上了热搜!
当时现场是酱紫的:



学士服学士帽、校长拨穗、发放毕业证书,该有的都有了,这仪式感抓得死死的
这神操作,可把网友们乐开了花:

也给南京邮电大学带来了不少人气,阿熊都怀疑这场云毕业典礼是不是南邮招生办的杰作


不过也有调皮的童鞋觉得画风诡异...

好在这平板是彩色的,要是黑白的那可就...
据了解,这场毕业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是在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举行的,借助机器人,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云连线10位毕业研究生,也算是圆了同学们心中的遗憾。
说到遗憾,2020这届毕业生们真的太难了,
求职人数历史新高(874万),
线下春招取消,
公司纷纷缩招,
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实验一团糟...
急得阿熊都押上韵了

1、毕业论文(毕业设计)之难
在这个史上最长的假期里,你是不是体重飙升,花呗没还,爸妈嫌弃,最重要的是还没有生活费!

但这些都不算事儿,最惨的还是毕业论文(毕业设计)。回不了学校,就意味着有大量的文献查不了、实验做不了,甚至同学间那种你追我赶赶论文的紧张感都木有了...
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没有资料、没有实验数据、没有导师指点,有些童鞋甚至连电脑都木有

2、开学之难
现在国内疫情基本稳定,已经急成热锅上蚂蚁的毕业生们终于纷纷迎来了学校开学信息。
这不,继河北省和黑龙江省,决赛圈第一的湖北省今天也官宣了自6月8日起,省内各高校可安排毕业年级学生错时错峰、自愿返校。

虽然等来了开学,但这个时间点开学,基本上意味着开学就毕业。当然也有些学校通知本学期不再开学,所有毕业生可在线完成学业,名正言顺的“家里蹲毕业”
3、毕业照之难
前两年暨南大学一张雨中毕业照成上了热搜。

当年对着热搜鹅鹅鹅笑的各位20届宝宝,一定没有想到有朝一日,自己的毕业照比人家师兄师姐的还惨

接下来请欣赏20届宝宝们的云毕业照,前方高能:





虽然看着怪瘆人的,不过这样一张特别的毕业照,估计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,一辈子也忘不掉了。
4、就业之难
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,达到874万人,同比增长40万(相当于文莱一国人口)。
而需求方受疫情影响,特别是往年大量吸收高校应届生就业的中小企业,不是倒闭就是缩招。

薪酬方面,44.38%的毕业生主动降低了对职位的薪资期望。1月到4月间,学生们对互联网行业的平均薪酬期望从7740元下降至7110。而综合各类型岗位企业所提供的薪酬来看,毕业生平均起薪6857元。
有个有趣的现象,就是这几年比较热门的产品经理、数据分析、项目管理、销售、市场商务类职位的企业薪酬与毕业生期待相差甚远,其中产品类岗位(产品经理、产品策划分析、项目管理等)薪酬与毕业生期望薪酬差值最大,达3500元。

来源:拉勾大数据研究院《2020年春季校园招聘报告》
其实不止是咱们国内的学生这么惨,国外的童靴们也不好过很欢乐。
你以为机器人毕业典礼是南邮首创么,其实日本的远程教育大学早就用这一形式啦,有图有真相。

这些机器人上台领证的时候还会微微鞠躬,就是感觉怎么比南邮的画风还诡异呢。
美国许多高校的学生为了弥补不能亲临毕业典礼的遗憾,变身“工人”在minecraft(《我的世界》)里搭建起了3d虚拟校园:
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费舍尔美术图书馆


波士顿大学的联邦大道




硬核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们更加直接1:1还原了校园里的教学楼、宿舍、体育馆等,来了个真假校园连连看。
闲着没事做的童鞋怎么会放过最近火爆的游戏动物森友会呢:


写在最后:
虽然在疫情下,2020届的学生是开学就毕业,毕业就失业,无法拥有传统的毕业仪式,但这些脑洞大开的新型毕业方式,不仅弥补了我们的遗憾,也反而也变成了大家的独特的难忘回忆~
- end -
作者:阿熊
编辑:

阿熊学长




相关推荐

评论列表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
关闭
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